提起三国的谋士,大家常常会想起那个“郭嘉不死,卧龙不出的笑话”。其实,熟读三国史的人都清楚,郭嘉和诸葛亮的地位差距可不是一句玩笑话能够盖过的。诸葛亮在刘备阵营中地位崇高一鼎盈,堪比庞统法正;而郭嘉在曹操阵营中,甚至连前三名都排不上——当然,郭嘉并不是一个普通的谋士,若论三国前期的谋士,他依然有资格进入前十。
如果将诸葛亮和郭嘉的官职比作近现代的职务,诸葛亮一开始是参谋总长,后来担任蜀汉的总理、国防部长和三军总司令,而郭嘉则只是荀攸手下的少将高参,甚至连“参谋长”都没有,话语权自然也显得较为微弱。
根据《三国志》中的记载,若要评选三国初期的顶级谋士,曹操阵营中排名前三的是荀彧、荀攸和贾诩,而郭嘉则排在程昱之后,居第四位;江东的孙权阵营则是鲁肃制定了多项战略规划,紧随其后的则是张昭;而刘备阵营,最初的谋士是徐庶,诸葛亮、庞统、法正的资历都远不如他。如果徐庶没有叛变,辅佐关羽守住荆州、打赢襄樊之战并非不可能。
郭嘉的官职低,贡献小,显然不能与荀彧、荀攸或诸葛亮相提并论。翻阅史料,我们会发现,曹军在官渡之战中的关键时刻,如斩颜良、诛文丑和火烧乌巢,都与郭嘉毫无关联。真正替曹操决策的是荀攸和贾诩:“许攸来降,言绍遣淳于琼等将万余兵迎运粮,将骄卒惰,可要(邀)击也。众皆疑(郭嘉也疑?)。唯攸与贾诩劝太祖。太祖乃留攸及曹洪守。太祖自将攻破之,尽斩琼等。”而荀彧则在保卫老巢时给予了曹操极大的支持:“太祖保官渡,绍围之。太祖军粮方尽,书与彧,议欲还许以引绍。彧曰:‘……情见势竭,必将有变,此用奇之时,不可失也。’”因此,曹操才没有轻易放弃。
展开剩余70%今天,我们不再纠结郭嘉与其他谋士的排名,换个角度,假如让这些顶级谋士像武将一样互相比拼,看看谁的拳脚和兵刃能帮助他们进入前三名的行列,胜者又会是谁?
按照古代史书的惯例,人物的显著特点会被特别记载,因此,身高、体壮的猛将,如吕布、关羽和张飞,并不会被遗漏。如果他们比许褚还要强壮,史书一定会大加描述。事实上,三国中的最强壮猛将,依史料记载,许褚无疑是最为出色的:“长八尺余,腰大十围,容貌雄毅,勇力绝人”。马超甚至不是他的对手,所谓赤膊战马超,是后代小说家罗贯中的创作。
许褚凭借身躯庞大,勇力过人,在古代冷兵器战场上占据了极大的优势。而诸葛亮虽然没有许褚那样的将军身躯,但也并非弱不禁风。他在史料中的描述也显示出他非凡的体格:“亮少有逸群之才,英霸之器,身长八尺,容貌甚伟,时人异焉。”换句话说,诸葛亮的体格和威武的外形,足以让人刮目相看。
而且,诸葛亮的气质不止于此,如果他不对刘备忠心耿耿,他完全可以成为一代枭雄:“亮之素志,进欲龙骧虎视,苞括四海,退欲跨陵边疆,震荡宇内。”
不过,程昱比诸葛亮还高:“程昱字仲德,东郡东阿人也。长八尺三寸,美须髯。”程昱与诸葛亮的身高差距不大,但在骑术上,程昱略占优势。甚至,兖州刺史刘岱曾试图请程昱担任骑都尉,但程昱婉拒了此职务。
程昱年轻时带领乡民打败山贼,随着年岁增长,手段也变得越来越狠辣。史料中有一则记载,程昱为曹操解决粮草问题时,采取了极端手段:“太祖乏食,昱略(掠)其本县,供三日粮,颇杂以人脯,由是失朝望,故位不至公。”这种手段至今都让人不寒而栗,程昱的狠辣也可见一斑。
然而,在今天要讨论的三国谋士中的武力值排行中,程昱仍然不算最强。真正的强者,来自于鲁肃和徐庶。这两位人物不仅智谋出众,且各自都有极为突出的武功。
鲁肃在史料中并非仅仅是个文人,他早年习剑、骑射,并且非常擅长战斗。“肃体貌魁奇,少有壮节,好为奇计。天下将乱,乃学击剑骑射,招聚少年,给其衣食,往来南山中射猎,阴相部勒,讲武习兵。”鲁肃的箭术,在当时算得上顶尖水平,比关羽强:“自植盾,引弓射之,矢皆洞贯。”
鲁肃曾在益阳与关羽会面,两人都只佩带单刀,双方的剑术和武功可见一斑。鲁肃不仅勇猛,而且极具自信,能够在危急关头坚持到部下赶来支援。
和鲁肃相比,徐庶的武力也同样强悍。虽然他在三国历史上以谋士身份为人所知,但他的剑术和武力绝不容小觑。早年,徐庶便有着剑客的风范,且他在江湖中有着极高的声望:“少好任侠击剑,中平末,尝为人报雠,白垩突面,被发而走,为吏所得,问其姓字,闭口不言。”徐庶精通兵法,并且不惧任何挑战,曾为刘备阵营的重要谋士。
如果要评选三国谋士的武力排行榜,鲁肃、徐庶无疑占据前两位,诸葛亮和程昱的名次则值得商榷。如此看来,三国不仅仅是智勇双全的谋士的舞台,武力的较量同样精彩纷呈。
欢迎读者们在评论区增补和修正:如果诸葛亮、程昱、鲁肃和徐庶刀兵相见、拳脚相搏,最终谁能获得胜利?除此之外一鼎盈,三国中还有哪些文臣武将既具智慧又有非凡的武力?
发布于:天津市博星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